职业教育守望者-刘申:寒地筑梦者
冬日的哈尔滨,气温近零下二十度。清晨6点左右,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申冒严寒、迎晨曦,如往常一样在偌大的校园里巡视——这是因城市出现疫情而导致学院半封闭管理期间,他每天的第一项工作。
途经图书馆,“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八个红色大字醒目耀眼。刘申在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塑像前驻足片刻,忆念炎培先生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也是他勤耕职业教育的初心与指引。
薪火相传六十六载
“哈职办学,薪火相传六十六载;八星聚拢,哈职高速发展二十年……1956年,商业职校在松花江南岸举旗翩然;2002年,七所院校合聚在哈平路上有了伟大的开篇;2007年,人才培养评估优秀,交出完美的答卷;2010年,开始建设国家骨干校,奉献优秀成果与名校比肩;2018年,开始建设‘省双高’,以第一名优秀成绩全省领先;2019年开始,建设国家‘双高校’,有信心有能力步入全国职业院校第一方阵之间。”这是2022年6月18日,刘申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建校20周年、办学66周年纪念日的致辞。
这一天,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线上、线下联播的形式举行庆祝大会和文艺汇演。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的领导,众多院校领导,与学院长期合作的企业、单位代表,广大校友、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时光荏苒二十年,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从默默无闻起步,直至建设国家骨干院校,再到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本科职业技术大学,持续创新发展,跻身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一步一个脚印,在寒地黑土开拓深耕,培养了数十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持。
庆祝大会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隆重举行。黑龙江省副省长孙东生致辞:“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喜迎办学66年,建校20周年,向全校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希望学校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建设成具有未来感、科技感、时代感、信息感的智慧校园。祝愿学校取得更大的成绩!”
刘申在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后表示,近十年来,学院明确“产教融合、多元共享、组合创新”的发展理念,以哈尔滨职教园区、智能工场为品牌,培养了大批具有红色艰苦创业精神、绿色生态文明素养、蓝色智能技术的“三原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学院组建“教授团队”、“三体教师团队”,实行全员绩效管理,打造一支敢打硬仗、勇于胜利的队伍,这是建设本科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的底气,也是建设好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的根本保证。
谈及当天的盛况,刘申说:“庆祝大会场地很有特色,是在学院工业中心举办的,车床为舞台背景,就像劳动大赛在挖掘机现场进行一样,学生表演都是从机床后以快闪的形式出场。整场活动产生广泛影响。”
刘 申
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是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创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哈尔滨市政府确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这里,是刘申投身职业教育领域的开端。
“少了一个家具厂厂长”
刘申走上教育之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1964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一个农民家庭,伯伯、叔叔等亲戚都是木匠。受他们影响,刘申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学习成绩同样出色。高中毕业,刘申考入东北林业大学,就读于木材机械加工专业。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刘申服从组织分配,留校任职。“毕业后想过回家。当时,我的想法是回赤峰木材厂,当个小厂长,做点家具挺好的。现在想想,在命运的大河里,我们就像一条条小鲫鱼似的,游到哪个方向都不一定。我是听话的,到现在也特别听话,组织让我干啥我干啥。”他第一份工作是辅导员。
此后,刘申历经系团总支书记、“211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等职。一路走来,职务更迭,不变的是学习。“一开始当辅导员,我的主要工作是带班、思政教育、就业指导等等。后来到了‘211工程’办公室,主要抓‘211工程’建设。我一直在学习,包括农、理、工、经、管、文、法、医等领域的知识。比如管学科建设,涉及到哪个院士,我就去全国各地找他学。”刘申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为日后转向职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争为天下先
“今天,我们是和XX超市进行的合作,既然大家来到咱们这个直播间,我们今天就把价钱往下打一半!可以看一下我们现在的价格是多少。有人说,30元的东西也就卖25元,不对,今天的价格压到17.8元!”2021年10月24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网红产业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这是第二届全国连锁经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互联网营销师赛黑龙江省选拔赛。赛项设职工组(单人赛)和学生组(团体赛)两个组别。职工组面向在连锁企业从事营销、直播带货等工作的从业人员及连锁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授课教师,学生组面向开设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院校的在籍学生。
在比赛现场的6个直播间内,来自黑龙江省部分院校的学生参赛组纷纷亮出“带货”技艺,全力比拼。大赛设置了直播营销和网络营销,即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测试环节,尤其强调动手能力和应用领域。比赛主要考察面对全媒体营销师这一新兴职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互联网营销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
在“产教融合、组合创新、多元共享”为特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院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深度和广度,启动乡村振兴、直播电商网红培训、继续教育等多样化社会培训项目,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网红产业学院应运而生。
身为黑龙江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会会长,在刘申最初提出网红产业时,社会对网红的认知还是模糊的。“最初的网红是自己成长起来的,我们推出网红标准、课程,通过培训使他们生态化发展。利用数字的媒体手段,进行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和使用,并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个大的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刘申话语中充满着自豪。
2022年3月,刘申检查食堂防疫规定落实情况
2018年,网红产业学院筹划创立。2020年,开展首批网红教师培训,目前正在筹建共享型永久性职业网红大赛基地。刘申说:“学院打造了一款生态管理空间的软件平台,通过大数据抓取技术,网红自发登录,自省自律学习提高定位。目前已试运行,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现在的教学手段不仅仅拘泥于课堂上,方式成熟多样。”
“生态学就是我的烙印”
多年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培育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目标,坚持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特色高水平高职强校建设为引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院现有国家级专业8个,包括国家级教学改革专业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焊接资源库专业1个,国家级服务产业发展专业2个,国家级职教基地专业2个,国家骨干院校央财专业4个,国家专业示范点专业1个。2019年12月,学院获批国家“双高计划”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立项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单位、资源库升级改造等14个国家级项目。
在第三方权威评价机构“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网”2022年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排名中,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技术专业排名全国第二,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排名全国第二,电子商务专业群排名全国第三;在“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网”全国职业院校排名中,学院从十年前第308名已跃至2022年第33名,省内第一名,跻身全国五星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
“十年磨一剑”,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后来者居上”,既是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所取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也是近年来其在机制体制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所取得成绩的集中体现,更是对刘申与学院全体同仁十年如一日奋斗耕耘的最好回报。
2022年5月,刘申荣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个人最高奖项。面对殊荣,他异常谦逊:“我感觉不是因为我个人,而是学校超前规划、快速发展,同仁们成绩突出,我就是搭个‘顺风车’。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搞教育的人,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学生——这是我的底线准则。校长的职责就是让每个孩子的潜力都发挥到最大。”
光阴似箭,回首近四十年教育生涯,刘申感慨万千,“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烙印。三原色是我们哈职的底色,我上林大,学木工,生态学就是我的烙印。我一辈子痴迷生态学,还做了一副对联,上联‘万物共享共生’,下联‘世界和而不同’,横批是‘生态文明’。”
刘申把自己对生态学的理解灵活运用在教学生涯。当出现专业实践与产业发展对接不够紧密、产教融合机制运行不畅等卡脖子问题时,学院创造性提出“产教融合、组合创新、多元共享”办学理念。“组合创新、多元共享”,即在教师、二级学院和学院三个层面上,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师资建设、学院治理、标准研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多种办学要素创新组合,充分发挥组合效用,实行了教授组团、建设“三体型”教师团队、开展三原色教育、教师带设备下企业、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创新学院、AI学院,以及建设智能工场等改革创新之举,实现了“政、行、企、校、研”多元主体共享办学资源、办学成果和社会效益,为创造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探索新路。
为中国职教提供“哈职方案”
2016年,刘申就任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一职。
他对教育事业胸怀远大,志向高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教育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政府已经把培养和教育各种人才的条件创造得非常好,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做好整体规划,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高质量落地型人才,这也是学院相当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
作为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成果最为突出的职业院校,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在职业教育业内率先创建了集“智能教学工场、职业网红培训工场、智能双创工场、智能诊改工场、工匠人才培养”于一体开放共享的“智能教育工场”。“智能教育工场”模式,真实模拟生产环境的教学实景条件,实现教学、生产、研发、技能鉴定与办赛一体化设计。“我们有8个智能工场,在国内首屈一指。可以利用编程,让机器人制造零部件并售出,比模拟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刘申认为:“职业教育要善于用社会、自身的评价体系,来规范和约束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学院的每台车床都有记录,比如你的焊接水平在全国排位第几,一目了然。成绩优异者上榜,还有校长奖学金。”通过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科学的教育手段培育人才收到极好效果,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也因此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院校”。
除了实践式研究教学,刘申还倡导中国标准走出去。作为中国焊接协会的副理事长,他在一次活动中曾经问过两个问题:“中国的焊缝长度占到世界的75%以上,但是我们使用的标准太复杂了。为什么没有大力推广中国标准?中国标准为什么不能走向世界?”在场的焊接行业的技术人员深受启发。
在刘申看来,职业教育是分类教育,和生产联系最密切,所以职业教育科研现阶段的主攻方向应该是组合创新,把企标、团标、行标、国标研发出来,并使之走向世界。“输出技术是暂时的,输出标准是永久性的。我们一定要把中国标准做好!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中国焊接协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形成焊接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聘请林尚扬院士和“大国工匠”高凤林担任顾问,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结合领先焊接技术,研制“铝合金焊接技能系列标准”、“中高强钢焊接技能系列标准”等110余项国际通用的“中国焊接生产标准”,填补国内空白。依据其开发的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资源,在国内外110余所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应用,推广应用到赞比亚、俄罗斯等国家20余个企业和学校,培养焊接技能人才5万余人。
刘申牵头制定并实施《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获批赞比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实现“中国专业标准”输出,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探索提供了新经验和模式;电子商务专业群牵头制定全国全媒体营销专业目录,参与制定、修订和审核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教学标准11项。
学院还创新构建集科技开发与交流、技术推广与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技术技能服务平台,采用教学、生产、研发一体化设计,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提高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职业教育科技研发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与985院校合作,实施“现代学长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高职与985高校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组团学习,制定“多标融入”的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科研项目+教学项目”课程模式,打造“师长+学长”的梯队式教学团队,建立高端人才多方评价体系。
刘申今年特地去参加了“现代学长制”毕业生的论文答辩。“今年的毕业生,和校本部单独培养的学生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也得到了其他本科院校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导的认可——他们亲自带一个专科学生做毕业论文。这个创新方式很好。”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还吸纳国际先进建设理念,主动对接国际先进标准,与国际联盟、企业三方联合建设国际项目合作委员会,共建2个国际人工智能特色学院;开展悉尼协议、CEBVEC等国际化认证,发挥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院校示范作用,成立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哈职分院和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萨哈林分院,派出11人次赴赞比亚援教,培训赞比亚本土员工1000余人,为中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哈职方案”。
转换频道,涉足职教
2010年11月,刘申从东北林业大学来到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副校长一职。“我在211大学工作了30年,调入地方职校,在此之前,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当时,地方要求直属大学帮助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学校把我派出去,一干就是十二年。”
刘申与2021级新生交流
2002年,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哈尔滨市机电职工大学、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七所院校合并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由于起步较晚,彼时的哈尔滨职业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尚且无名,与第一批次职教院校差距明显。刘申坦言:“当时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内排308名,是教育部职业院校第二批次的示范校。学生比较少,学校固定资产仅1800多万。”
面对诸多挑战,刘申深感压力在肩。他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服务地方,认为顶层设计非常重要。他上任后,首个长期规划即“必须得有生存空间,第一件事向地方政府要(买)地”。迈开这一步长达十余年,个中艰辛,唯有自知。在刘申和院方的不懈奔走中,学院获哈尔滨市政府划拨55万平方米土地,建设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截至2022年,学校现有总院、学府、新阳、道外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18亿元;在籍学生16478人,教职工714人。
“住”逐步得到解决,“食”又摆在眼前。“那时,书记说了两句话。第一句,你给大家做好‘一碗饭’。”彼时,学院的食堂被外部承包,投诉率极高,学生意见很大。刘申接手后,推出多样化管理,形成竞争机制。部分窗口学院自营,压低菜价,特色档口价格封顶。面向困难学生,推出一元餐饮、免费汤。十几年来,米饭馒头不涨价。“至少得让学生吃上饭,吃饱饭!困难学生另有补助。”
经过一系列改革举措,食堂大为改观。“‘上封顶,下保底’,利润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我们食堂从早到晚一直营业,因为学生学习时间、地点灵活多样,我们改革就得适应个性化成长。到现在食堂都是零投诉,包括职工食堂,大家也非常满意。”现在学院食堂名声在外,甚至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
“书记说的第二句是‘看好一个园子’,也就是校园稳定。”以前存在一些学生打架等违纪现象。学校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注重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校风改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精神底蕴,传承发展形成“躬耕寒地、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寒地艰苦创业”特色校园文化。营造“敬业、精业、创业、乐业”的文化氛围,以“修德、塑能、创新、致远,做乐业之子”为校训,倡导“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教风、“自律、乐学、善思、会创造”的学风和“自律、规范、精进”的校风,校园文化与学院建设相得益彰。
学院将“寒地艰苦创业”文化基因注入育人各层面,构建“理念、制度、环境、行为”互融互导的“四位一体”文化建设体系,以理念文化为先导,将制度文化固化于心,形成行为文化自觉,打造出“书香哈职”读书节、“哈职红”志愿服务等20余个校园文化品牌。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标兵;大学生创业园获得省级文明窗口标兵称号。
在刘申的牵头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曾与全国151所高职院校进行交流,获得高度评价。学院通过“多元共享”形成良性合作环境:在专业建设上发挥行业领军企业技术先进、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通过技术服务汇集中小微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岗位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多元共享的校企合作良性生态。“技术技能现阶段重要,但日后也许会失效。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形成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校企合作紧密相连。孩子不能毕业就不管了,毕业后还要尽量地去帮助他们。这是职业院校校长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刘申说。
论及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刘申坦言,“职业教育的标准应该正式提出来,也需要评价体系;校企合作,文件下发,具体落地尚有欠缺”。但他坚信,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大有可为,“全体师生都认识到,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刘申正带领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朝着建成特色鲜明、国内领先、走向世界的中国特色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阔步疾行。
作者:《中华儿女》记者 黄伶伶
编辑:张惠清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2年第8期 ]